“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7月27日,明通镇公益夏令营——民族知识课堂上,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用优美的歌声逐句教授中小学生激情传唱民族歌曲《爱我中华》。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根植学生心底。明通镇邀请民族相关专业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正值假期的中小学生、少数民族儿童开展民族知识小科普,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思想。
整个课堂分为四个篇章,民族文化理论讲解、知识汲取、所学运用、实践活动。开篇,小老师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各民族名称、民族特色、部分民族服饰、民族舞蹈等,并手把手现场教学动脖子、孔雀手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动作,传唱民族歌曲,学生边听、边学、学做,融学于趣,认真积极。在对民族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志愿者又带领学生来到村农家书屋,大家根据各自兴趣挑选品读民族文化知识相关书册,进一步拓宽民族知识视野,他们有的静静默读、有的轻声念着,有的小声讨论,阅读氛围轻松而惬意。
知识问答环节是检验整个活动的量尺,“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族?”“泼水节是什么民族的传统活动?”“重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族?”“什么民族的住宅建筑多为吊脚楼?”.......志愿者向学生抛出一个个小问题,答对有小奖励,答错或跳一段民族舞蹈,或做一个民族舞蹈动作,或唱一首民族歌曲,或讲一讲民族文化,大家争先恐后,紧张有序,课堂氛围被一波波推向高潮。
室内课程之余,志愿者随即带领“大部队”向本土民族文化基地迈进,沉浸式打卡城万红军激战三天三夜的金六村“城万红军战斗遗址”、历史悠久的古盐井文化遗址“宣汉井”,由本地老盐工实地带领大家参观并回顾红色历史文化和古盐井文化,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时而激情高昂,时而低沉婉转的声音“身临其境”,在一个个真实历史故事中尽情徜徉,潜移默化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作为本次的活动小老师,我非常开心能将自己所学的民族知识传递给家乡的弟弟妹妹们,我自己也了解到了具有明通特色的红色文化知识,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民族团结的认识,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凝聚理想、信念、感情、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一起努力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志愿者张何南如此说道。